Covid-19 疫情第一年,我要冒險,還是回家?

data tiffany

該為了工作,冒險嗎?

還記得 2020 年初時,因為 Covid-19 疫情緊急飛回台灣後,三月中又因為擔心回不到上海工作,慌張回到上海緊張的心情… 

看著空蕩的機場,我也不確定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…「我真的要為了工作冒險嗎?」

疫情到底有多嚴重?如果我也確診會怎麼樣?什麼時候可以回家?「隔離」,那是什麼意思?

就算擔心害怕,但是想到自己兩年前也是這樣抱著 「衝一發」的心情,完全沒認識的人之下,帶著兩咖行李飛來上海打拚的…「當時的我可以,現在也一定可以!」我這樣告訴自己。

我以為老天會對努力的人慷慨一點,但接下來是一連串毫無預備的挑戰…

先是被炒魷魚,接著在新工作的員工健檢中,發現一些問題需要開刀,如果我選擇在有家人朋友的台灣開刀,那必須放棄工作了,畢竟在人心慌慌的疫情中,誰會願意等新員工兩地隔離和開刀恢復,所以我留在偷偷上海開刀了…
(怕大家擔心,所以當時沒跟什麼人說,就自己在當地解決了~好孩子不要學!媽媽會擔心難過啊!><)

如果有人問我,疫情中最難熬的是什麼?

對我來說,不是日益俱增的確診數,也不是錯過家人朋友的重要日子或陪伴,而是遙遙無期的等待… 等待疫情趨緩、政策鬆綁,等待可以自由回家的日子到來。

還記得疫情一開始,很多人說夏天就會改善了,也有人說等跨年就會好了,但是 2021 年就這樣到來了,似乎沒有看到轉機。同事異地來工作的同事間,從慰問彼此計畫什麼時候回家,變成問彼此多久沒回家了。

在 2021 年三月的某個星期五早晨,媽媽突然打電話跟我說,醫院發了張病危通知書給我最最最愛的家人,要有心理準備… 坐在辦公桌前,腦袋瞬間空白,用最後一絲意志力忍著淚水跑到廁所… 

一邊是最愛的家人,一邊是在疫情中又堅持一年的職涯,「我該怎麼辦…?」

我相信很多人也有想過一樣的問題:

「如果我現在飛回去,老天爺會給我時間,讓我隔離後,還有時間看到家人嗎?」

「工作隨時都可以再找,家人無可取代,多年後我會不會後悔?會不會覺得自己太自私了?」

「現在要回台灣嗎?那我要搬離開上海了嗎?要花多少錢、多少時間?我可以受得了這些成本嗎?」

那幾天有太多現實與情感的掙扎,但老天還是憐憫人的,在我們簽下放棄急救後,病情奇蹟般的好轉,這時候媽媽說了一句話:「我不想給你壓力,但是… 我覺得她在等你回來耶…」

這句話讓我下定決心了,我要不惜代價的回家一趟!

回家,好好說再見

回家的路很漫長,但很值得,謝謝老天給我們時間相處,一同回憶過往、享受每一刻最後的時光,最重要的是,有機會好好說再見。

老天爺給我一份特別的禮物,史上最快的倒數計時器。每天睜開眼,我都很開心能跟好久不見的家人多見一天,把屎把尿餵飯,都成為每天最開心享受的事。

如果明天就再也見不到了,今天你想做什麼?」這是我那段時間天天提醒自己的一句話。看似悲觀,但其實是一種努力把握每分每刻的動力、盡力的享受當下。

在回上海的前一夜,我抱著最愛的她,根本捨不得說再見… 但時間就是如此公平,不論開心難過的時光,都過的一樣快,那就好好的道謝、道歉、道別,好好的說再見。

我們不會永遠不見,只是再見的時候,就是天堂見了。

我不是什麼有智慧的哲學家,但是疫情第一年我學到做什麼都要盡心盡力,每次與家人朋友見面或通話時,都要認真說話、好好說再見,才不會多一分遺憾。

重新振作,再出發

我當然也對於要不要再回到上海工作掙扎過,因為我這一去,又是不知道何年何月可以再回家… 但是最愛的她,都可以為了等我回家撐著,我怎麼能不繼續努力呢?

這次出發心情不一樣了,我準備好面對很漫長的時間,都要加倍努力打拼。

One thought on “Covid-19 疫情第一年,我要冒險,還是回家?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